保南村村民的“两种人生”

来源:互联网 作者:网络 时间:2022-05-10
在贺兰县金贵镇保南村,有这样一群村民,他们既会种地,也能生产机床配件,身兼两种完全不同的职业。而这背后的故事要从一家名为贺兰县机床附件厂(现称“宁夏智控能源科技有

  在贺兰县金贵镇保南村,有这样一群村民,他们既会种地,也能生产机床配件,身兼两种完全不同的职业。而这背后的故事要从一家名为贺兰县机床附件厂(现称“宁夏智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”)的企业说起。

  走进工厂的村民越来越多

  企业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,原是一家乡镇企业,主营车床零配件,企业负责人名叫郭英涛,出生于金贵镇保南村。得益于改革开放,这家企业和宁夏当地的长城机床厂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,为其生产机床零配件,一直订单不断,生意红红火火。

  虽然郭英涛跟随着时代浪潮不断前进,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“大老板”,但保南村始终维持着“面朝黄土背朝天”的农耕模式,看着村民们荷包鼓不起来,郭英涛内心感触颇多,“都是乡里乡亲,希望大家都能致富,都能过上好日子。”

  带着这样的想法,他尝试着招聘村里一些青壮年到机床厂学习技术。渐渐地,跟着郭英涛走出乡村、走进工厂的村民越来越多,经过厂子里老师傅的培训和合作单位的工程师培训,村民们逐渐学会了焊接、装配等技术,也认识了钻头、扩孔钻、铰刀、丝锥、板牙等工具,身份真正从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。

  两种角色自如切换

  今年45岁的陈建中是保南村村民,在这家企业工作了10余年,年轻时开过运输车和维修店,后来经人介绍来到了贺兰县机床附件厂,郭英涛一听说他是保南村的村民,又会一些维修技术,面试后当即拍板定了下来。

  刚进厂时,陈建中看不懂图纸,焊接技术也不过关,多亏了带他的师傅耐心,一点一点地手把手教会他各项技能,如今他已成长为企业的“中流砥柱”。他回忆道:“如果不是进了这家企业,我可能还在干一些杂活,也学不会这么多技术,现在我住在县城里,每个月能挣四五千元,比以前在农村日子好多了!”

  企业现有32名员工,其中20余名来自保南村,郭英涛说,在土地流转以前,每年企业还会在春耕、秋收等农忙时节放假,让工人们回村忙农活,在家庭事务和工厂工作之间切换角色。

  企业加快科技发展脚步

  在年复一年忙忙碌碌中,一批又一批的工人们渐渐成长起来,但郭英涛也渐渐老了,此时,他外出学成归来的儿子郭文庆接过了父亲的“接力棒”。带着新思维、新想法,他调整了企业的发展方向,从以前的零配件生产转变为整车研发,他的想法是生产零配件始终受制于人,企业要发展,一定要有科技含量高的自有产品。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栏目列表
推荐内容